<output id="tc4fr"><legend id="tc4fr"></legend></output>
    1. <p id="tc4fr"></p>
      <p id="tc4fr"></p> <pre id="tc4fr"><ruby id="tc4fr"><menu id="tc4fr"></menu></ruby></pre>
    2. <track id="tc4fr"></track>
    3. <td id="tc4fr"><del id="tc4fr"></del></td>
      你好!歡迎訪問農民科技網!

      實用技術
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>>實用技術
      小麥晚播應變栽培技術“四補一促

      時間:2023-03-11 12:30:59 來源:農民科技網 作者: 點擊數:119

        入秋以來,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出現多次連陰雨過程,影響范圍廣、持續時間長、累計雨量大,部分田塊出現積水,前茬作物生育期推遲,機具因雨不能進地,無法及時收獲騰茬,小麥整地播種困難。據氣象預報,10月上中旬黃淮海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—2℃。當前,“寒露”已過,正是小麥播種最佳時間和關鍵時期,但受降雨降溫“雙降”影響,今年黃淮海等地小麥晚播面積有可能擴大,培育冬前壯苗的難度進一步增加。
        在黃淮海等北方冬小麥主產區,一般把播期晚于適宜播期、越冬前達不到壯苗標準的小麥稱為晚播小麥,具體指從播種至越冬前積溫低于400℃、群體平均單株葉片少于4片、單株分蘗數少于1個的小麥。晚播小麥由于苗小根淺,越冬前植株體內營養積累偏少,抵御寒潮降溫能力下降,加之冬前分蘗和次生根偏少,容易造成群體不足。
        針對今年黃淮海地區氣象特點和生產形勢,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日前制定以“四補一促”為重點的小麥晚播應變栽培技術意見。
        具體技術意見如下:
       ?。ㄒ唬┛茖W選種,以種補晚。選好品種是實現晚播麥豐產高產的前提條件。超過適宜播期后,在保證安全越冬前提下,選用適當早熟的高產品種。根據黃淮海地區冬春兩季氣候特點,可選擇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種,適當縮短通過春化時間,彌補播期推遲和積溫不足影響。
       ?。ǘ┰黾硬チ?,以密補晚。獨桿栽培是實現晚播麥豐產高產的關鍵措施。增加播量應既要保證達到品種高產的適宜畝穗數,又要避免群體過大造成倒伏減產。錯過適宜播期,一般每遲播1天畝基本苗增加1萬左右,但原則上不宜超過適宜畝穗數。
       ?。ㄈ┨岣哔|量,以好補晚。提高整地播種質量是實現晚播麥豐產高產的重要基礎。精細整地,足墑下種,確保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70%—80%。晚播麥基本苗多,可通過窄行距或寬幅播種提高群體均勻性。適當淺播,一般播種深度3-4厘米,防止播種過深導致出苗偏晚、苗小苗弱。
       ?。ㄋ模┰鍪┓柿?,以肥補晚?!胞準仗ダ锔弧?。適當增施底肥,做到氮、磷、鉀平衡施肥,特別是要重視施用磷肥,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和分蘗增長,提高分蘗成穗率。在越冬前,對底肥不足、葉片變黃的晚播弱苗,結合澆水或降雨施肥,促弱轉壯。
       ?。ㄎ澹┘訌娞锕?,以促為主。促控結合、以促為主,抓好晚播麥田間管理。早春返青期鋤麥壓麥,保墑增溫;盡量不澆水或晚澆水,促進小麥早發快長。起身期肥水管理,促進分蘗成穗。對基本苗和底肥充足的麥田,肥水管理應推遲到拔節或拔節后期,防止旺長,構建合理群體。


      聲明: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盡快與農民科技網聯系,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。聯系方式:1059357843@qq.com
     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

      <output id="tc4fr"><legend id="tc4fr"></legend></output>
      1. <p id="tc4fr"></p>
        <p id="tc4fr"></p> <pre id="tc4fr"><ruby id="tc4fr"><menu id="tc4fr"></menu></ruby></pre>
      2. <track id="tc4fr"></track>
      3. <td id="tc4fr"><del id="tc4fr"></del><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