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子菌核病的防治
時間:2023-03-11 12:31:52 來源:農民科技網 作者: 點擊數:62
發病癥狀:苗期發病始于莖基部,病部初呈淺褐色水漬狀,濕度大時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,致茄苗軟腐而死。成株期葉片受害,初呈水漬狀,后出現褐色圓斑,濕度大時長出白色菌絲;花蕾、花柄受害,先呈水漬狀濕腐,后脫落;果實受害通常始于果面殘留的花瓣處,初呈水漬狀,后呈黃褐色腐爛狀,濕度大時長出白色菌絲,后期形成菌核;莖部受害,主要發生在門茄果柄著生處附近或對茄所在側枝上,多由開敗的花或幼果上的病菌擴散所致,病部初呈水漬狀且上下擴展,稍凹陷,后呈淺灰黃色,皮層腐爛,后期縱剖莖稈可見髓部有黑色鼠糞狀菌核,植株自受害處向上枯死?! ?/span>
防治措施
1、苗期預防 用52℃溫水浸種30分鐘,播種時每平方米苗床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克配成藥土,下墊上蓋。加強苗床越冬期管理,晴天注意通風散濕,低溫寒潮天氣及時覆蓋保溫。
2、合理定植 定植前深翻20~25厘米,埋沒菌核;合理密植,行距55~60厘米,株距35~40厘米;畦面全面覆蓋地膜,阻止子囊盤出土?! ?/span>
3、降濕抑病。選用無滴膜覆蓋,減少水滴;早春宜選晴天上午施糞肥,陰天或下午不能施;晴天上午保持較高棚溫,讓水珠霧化,下午適當延長通風時間,夜間覆蓋保溫,防止葉片結露?! ?/span>
4、灌根蘸花。定植后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,每株用藥液200~250毫升。在配制的防落素或2,4-滴蘸花液中加入適量腐霉利或異菌脲?! ?/span>
5、清理病株。及時拔除病株,剪下病枝,打去病葉,疏掉病花爛果,帶出田外集中深埋;發病初期的門茄或對茄,先清理果面病部,后用適量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灑于傷口,果實仍可繼續生長?! ?/span>
6、噴藥防治。發現中心病株后,可用50%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或50%異菌脲可濕性粉劑加水噴霧,重點噴花和幼果,每隔7~10天一次,連續防治2~3次?! ?/span>
7、煙劑熏蒸。遇連續陰雨天發病時,可每畝用10%腐霉利煙劑或45%百菌清煙劑250~300克,于傍晚均勻布點,閉棚熏一夜,每隔5~7天一次,連續防治2~3次。(責任發布:喬六花)
聲明: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盡快與農民科技網聯系,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。聯系方式:
105935784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