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3-01-10 16:50:54 來源:中國農業信息網 作者: 點擊數:104
福建百香果橢圓形或卵圓形,果皮色澤紫紅,表皮著色均勻光亮,密布淺色小點;果肉橙黃色或黃色;口感酸甜適中,汁多味濃,香氣濃郁。福建百香果富含氨基酸、維生素等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≧14.5%,總酸≧2.5%,Vc≧20.0mg/100g。
“福建百香果”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包括福建省所轄福州市鼓樓區、倉山區、臺江區、晉安區、馬尾區、福清市、長樂市、閩侯縣、連江縣、羅源縣、閩清縣、永泰縣;廈門市思明區、湖里區、集美區、海滄區、同安區、翔安區;莆田市城廂區、涵江區、荔城區、秀嶼區、仙游縣、湄洲灣北岸開發區;泉州市鯉城區、豐澤區、洛江區、泉港區、晉江市、石獅市、南安市、惠安縣、安溪縣、永春縣、德化縣;漳州市薌城區、龍文區、龍海市、云霄縣、漳浦縣、詔安縣、長泰縣、東山縣、南靖縣、平和縣、華安縣;龍巖市新羅區、永定區、長汀縣、連城縣、上杭縣、武平縣、漳平市;三明市梅列區、三元區、永安市、沙縣、尤溪縣、大田縣、明溪縣、清流縣、寧化縣、將樂縣、泰寧縣、建寧縣;南平市延平區、建陽區、順昌縣、浦城縣、光澤縣、松溪縣、政和縣、邵武市、武夷山市、建甌市;寧德市蕉城區、東僑開發區、福安市、福鼎市、古田縣、霞浦縣、周寧縣、壽寧縣、屏南縣、柘榮縣;平潭綜合實驗區全域,共計86縣(市、區),地理坐標為東經115°50′至120°40′,北緯23°33′至28°20′之間。位于中國東南沿海,東北與浙江省毗鄰,西、西北與江西省接界,西南與廣東省相連,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。福建百香果總保護面積12.14萬平方公里,生產規模1.33萬公頃,年產量20萬噸。
土壤地貌情況:福建是一個多山的省份,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稱,地跨南亞和中亞兩個氣候帶,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,由西、中兩列大山帶構成福建地形的骨架。兩列大山帶均呈東北-西南走向,與海岸平行,以福州-福清-永春-漳平-上杭一線為界。由于地形地貌多樣,通過露地與設施栽培相結合,基本上可全年供應福建百香果。
水文情況:福建地處豐水帶,年總降水量為2011億立方米,河水徑流總量平均每年為1.2萬立方米。同時,河流眾多,共有24個水系、663條河流,總長度達12850公里,較大的河流有閩江、九龍江、汀江、晉江和木蘭溪。河網密度大,加之山地坡度大,所以水力資源頗為豐富。另外,福建的水質屬于重碳酸鈉鈣型水,適宜飲用和灌溉。豐富的水資源、良好的水質為福建百香果的種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。
氣候情況:福建省處于北緯23°33′~28°20′之間,靠近北回歸線,是百香果種植的最北緣地帶。年平均氣溫17~21℃,有70%的區域≥10℃的積溫在5000~7600℃之間,大部地區冬無嚴寒,夏少酷暑,年平均降雨量1400~2000毫米。生態條件好、雨量充沛、光照充足、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,非常適宜福建百香果生長,有利于福建百香果營養物質的積累和糖分轉化,因此,福建生產的百香果品質優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