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3-01-13 16:11:48 來源:農民科技網 作者: 點擊數:132
又名贊皇大棗。產于河北贊皇。長圓形,果頂稍凹入皮,呈褐色,外形美觀,白亮紫紅,肉厚皮薄,油大味甘,曬干掰開,尺余長的蜜絲維連不斷。鮮棗甜脆可口,干棗肉綿甘香,含糖量達62%-70%,每百克鮮棗含維生素300-600毫克,比同等重量的梨多140倍,比蘋果多69倍。
特定品質
果實性狀:果實長圓形或倒卵形。平均果重17.3克,最大果重29克,大小整齊。梗洼小,中等深。環洼窄小,較深。果面廣圓,頂端稍凹陷。果面平整。果皮深紅褐色,光澤較差,韌性好,不裂果。果肉近白色,致密質細,汁液中等,味甜略酸,含可溶性固形物30.5%,可食率96.0%,制干率47.8%。鮮食風味中上,干制紅棗果形飽滿,有彈性,耐貯運,品質上等。果核紡錘形,核內不具種子。在產地,9月下旬成熟采收,果實生育期100天左右。
贊皇大棗是河北省的名土特產品之一。其特點是:色鮮、皮薄、個大、核小、味甜、看外形,體碩如卵,紫紅發亮,酷似一件精美的藝術珍玩;剝開后,則見肉持肥厚,質地細密、瑩如冰雪;吃一口,味道甘甜,鮮美如酪;曬干掰開,尺把長的密絲纖連不斷。故被人們譽為“金絲蜜”。
贊皇縣大棗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,占全縣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,棗產量1.1億公斤,并涌現出了陽澤十萬畝大棗科技示范園區、南壕科技示范區等精品工程,園區群眾人均收入5000多元,科技示范園區帶動了全縣群眾種植大棗的積極性,形成了以點帶面,全面開花的喜人局面。全縣形成了回車、趙峪、行樂、呂莊等青棗市場和三陣、縣城、延康等苗木交易市場。2010年,全縣大棗產業總計年收入2.3億元,人均增收1000元,占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,年增縣財政收入1800多萬元,占全縣財政收入的22.6%,大棗業已逐步發展成為贊皇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,金絲大棗樹已成為名副其實的“縣樹”。
贊皇大棗歷史上曾多次貢奉朝廷,被譽為“貢棗”,1956年在中國長沙棗評會上被評為“中國大棗之冠”,1968年75顆贊皇金絲大棗走進中南海為毛澤東主席慶祝75歲壽辰,1994年,中國首屆林業名特新優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,1997年又獲得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,1999年,在昆明國際園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,同年又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,2000年在山東樂陵紅棗交易會上贊皇大棗及其產品蜜棗榮獲金獎,2001年贊皇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“中國贊皇大棗之鄉”,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“全國大棗生產標準化示范縣”,2004年在第八屆中國(廊坊)農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“果王”。2005年,贊皇大棗列入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。
贊皇金絲大棗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贊皇金絲大棗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。
贊皇大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河北省贊皇縣人民政府《關于界定贊皇大棗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的建議的函》(贊政請[2004]30號)提出的范圍為準,為河北省贊皇縣陽澤、院頭、清河、張楞、龍門、贊皇、許亭、土門、黃北坪、邢郭等10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。